人体实验、军队慰安所:二战日本对女性与战俘暴行,比地狱更黑暗
黑龙江哈尔滨南郊平房区,曾有一片封闭区域,名为“满洲第七三一部队驻地”。
黑龙江哈尔滨南郊平房区,曾有一片封闭区域,名为“满洲第七三一部队驻地”。
二战后期,由于盟军空军对日本在东南亚的占领地及日本本土展开频繁轰炸,迫使日军将关押在东南亚一带及日本本土南端战俘营中的盟军战俘转运至日本国内腹地及占领时间比较长,日军认为相对稳固的中国东北地区。这一时期转移至沈阳盟军战俘营的战俘中,有在日本福冈战俘营中的部分盟
1944年暮春,河北行唐县龙州河畔。一名身着灰布军装的八路军战士蹲在青石上,手中钓竿轻轻晃动,他身旁的日军战俘小林次郎正专注地盯着水面,突然兴奋地用生硬的汉语喊道:"鱼咬钩了!"
日本人这回是真的坐不住了。当北京的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以排山倒海之势震撼全球时,俄罗斯远东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同步上演了一场极具戏剧张力的历史重现——一辆军用卡车载着身着苏军制服的演员,正在“审讯”囚笼中垂头丧气的“日本战俘”。这个名为“情景再现”的方阵,点燃了
北野政次,1936年至1941年任“满洲医科大学”细菌研究室主任、教授,1942午8月接任731部队长,并由军医少将晋升为中将。同年9月,北野政次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斑疹伤寒与满洲伤寒的预防及其治疗的研究》的论文。
1926年,贵州思南许家坝,乌江雾气缭绕。茶商程家迎来长子,取名“国纲”,寄望“国家栋梁”,谁也没想到,这个在吊脚楼里背诵《三字经》的孩子,二十年后会纵横三大洲,改写南美的农业版图。
战后,苏联滨海军区军事法庭在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对前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大将、军医部长棍塚隆二中将等12名日本战犯进行了“因准备和使用细菌武器被控案”的审判,史称“伯力审判”。在审判中,前关东军最高指挥官、731部队直接领导者山田乙三于1949年11月17日对
俄罗斯远东城市的阅兵式上,一幕幕历史场景在卡车上重演,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审讯日本战犯”的场景,三个无精打采的“日本军人”坐在囚牢里,被苏联军人看管着接受审判。
在二战历史中,“里斯本丸”号事件是一段彰显日本暴行的罪证。当时,日军严重违反了日内瓦国际公约的规定,没有在船上悬挂战俘的标志,把民用货船伪造为军用舰。